“上海恒远”文献:MBL 途径补体激活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武晓慧1,唐 蕊1,黄颂敏2,宁晓霞1 (1.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,陕西 西安 710021;2.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,四川 成都 610041) 【摘要】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(MBL)和尿膜攻击复合物(MAC)的表达及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和进展的相关性。方法 选择60 例Ⅱ 型糖尿病患者,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(UAER)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(NA,UAER<30mg/24h,n=20),微量白蛋白尿组(MA,UAER30~300mg/24h,n=20)和临床蛋白尿组(CA,UAER>300mg/24h,n=20)。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(ELISA)检测血清 MBL、尿 MAC 水平,并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肌酐(SCr)等指标。结果 CA 组血清 MBL 和尿 MAC 明显高于 MA 组(P<0.05),MA 组也高于 NA 组(P<0.05);所有患者的血清 MBL 与尿 MAC 呈高度正相关关系 (P<0.05);血清 MBL 及尿 MAC 与患者的 UAER 及血清肌酐均存在正相关关系(P<0.05)。结论 MBL 途径补体激活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。 【关键词】 Ⅱ型糖尿病;糖尿病肾病;尿白蛋白排泄率;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;膜攻击复合物糖尿病(DN)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,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,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(Man-nose-BindingLectin,MBL)水平的明显升高,且与患者的死亡率呈正相关[1,2],DN 发病可能与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途径补体激活有关。但上述研究均并未明确检测 MBL 途径补体激活的产物———膜攻击复合物糖尿病(DN)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,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,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(Man-nose-BindingLectin,MBL)水平的明显升高,且与患者的死亡率呈正相关[1,2],DN 发病可能与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途径补体激活有关。但上述研究均并未明确检测 MBL 途径补体激活的产物———膜攻击复合物1.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第一、二附属医院内分泌肾病科2010 年11 月~2012 年2 月住院及门诊治疗患者,共60 例,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(UAER)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(NA,UAER<30mg/24h,n=20),微量白蛋白尿组(MA,UAER 30~300mg/24h,n=20)和临床蛋白尿组(CA,UAER>300mg/24h,n=20)。入组患者全部符合1999 年 WHO 亚太地区糖尿病诊断标准;均按临床标准排除感染、原发性肾脏 疾病、肾血管疾病、原发性高血压及恶性高血压、肾结 石、肾肿瘤、心脑等大血管病变、肝功能异常、服用糖 皮质激素药物的患者。三组患者的性别、年龄、病程为:NA 组 男∶女例数=16∶14,平均年龄(58.5±3.8)岁,病程(5.1±2.5)年);MA 组 男∶女例数=17∶13,平均年龄(59.5±5.7)岁,病程(7.7±5.4)年;CA 组男∶女例数=16∶14,平均年龄(61.5±7.9)岁,病程(10.0±5.9)年)。各组年龄、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 1.2 方法 ①标本收集及一般性指标的检测:所有入组患者测量血压,过夜禁食12h 后次晨空腹肘静脉采血,测定血清肌酐、糖化血红蛋白、甘油三酯(TG)、总胆固醇(TC)、低密度脂蛋白 C(LDL-C)、高密度脂蛋白 C(HDL-C)。②尿白蛋白测定:留尿当天清晨排空膀胱,弃去尿液,收集至次日晨24h 尿,测定尿总量,混匀后留取部分尿液测定尿蛋白,计算出 UAER, 全部对象均不连续测定2 次,取平均值。③ 所有入组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采血,按试剂盒要求分离血清, 保存于-70°冰箱。收集晨尿标本。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 MBL 和尿 MAC。试剂盒购自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。 1.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± 标准差表示。方差齐时多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q检验,方差不齐时做秩和检验。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判断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,以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.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。 ======了解更多,请下载文献或者前来咨询我公司业务员哦,更多产品文献等着您!我司正在进行“积分换豪礼”,“预存返现”,“推荐享现金红包”等优惠活动哦,更多优惠详情可咨询我司业务员!期待您的参与! |